2019年房地产市场展望:政策调控或结构化边际松动(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3-05 11:40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蚕食鲸吞的意思 藏污纳垢造句 操纵的意思 草长莺飞是什么意思 测鬼雷达 长城的成语 长歌当哭

预计2019年土地市场继续降温,成交面积较上年减少。客观上,行业融资渠道受限使资金面总体较为紧张,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资金和定金及预收款,房地产企业的拿地能力总体在降低。主观上,开发企业或预期房价上涨幅度有限,贸然拿地可能“面粉贵过面包”。出于对行业利润空间的担忧,有能力拿地的房企拿地意愿也有所下降。加之销售增速下降,房企拿地行为更为谨慎。

建安投资在2018年一直是负增长,并呈现和施工面积增速背离的走势,主要由于建安成本单价下降,与三四线城市开工比例提升有关。预计2019年一二线城市开工比例加大,建安单价可能较上年提升,施工面积和建安投资增速走势趋于一致。而新开工意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开工下降,加之上年基数较大,2019年施工面积和建安投资总体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房价走势依然离不开分化的主题。调控通常经历“量价齐升—成交降温—有价无市—降价”的阶段。随着成交持续走弱,一线、二线城市郊区盘和三线、四线城市房价有望出现松动而下行,缺乏刺激政策“加持”并且在过去一段时间需求被透支的三线、四线城市还需要警惕房价下行风险。由于“四限”持续时间较久,政策边际改善后,一线、二线城市中心区域存在房价补涨的潜在动力。

房地产税实质推进关键还在立法。目前房地产税立法进展较慢,草案初步形成但仍未提请审议。若按照原定节奏,2019年需在立法层面取得一些突破。

人工智能朗读:

一、房地产政策可能适度调整

2018年土地成交面积和成交价款增速较2017年明显放慢,二者之间的缺口缩窄表明溢价率也在走低。且一二线城市降温幅度较大,不仅其土地成交面积同比负增,且土地出让金额占比下降。

预售制度改革或是长期方向,短期阻力之下可能暂缓。

四、开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长效机制有的放矢,住房租赁供给格局将显著变化。房租赁“国家队”入场,供给格局将显著变化。国资房企在建的租赁住房有望在2019-2020年集中推向市场,由于利用只租不售用地的建设主体均为国资背景的规模房企,与目前主导的标杆房企、连锁酒店、中介机构、创业公司等属性截然不同,住房租赁市场供给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

延伸阅读

建安投资增速显著跌破施工面积增速。

土地成交价款(及土地购置面积)反映当期土地市场交易的活跃度,是未来一段时间开发投资的一项先行指标。随着土地成交走弱逐渐反映在递延的土地购置费中,以及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减弱,预计2019年土地购置费将比上年下降。

在有效增加租赁住房供给数量的同时,国资房企有望提供更稳妥的运营方案。民营长租公寓盈利仍然存在难度,即便万科品牌背书的泊寓,部分项目也未能实现盈利。不少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长租公寓运营商资金链断裂,或被迫涨租或倒闭退市。

货币环境改善,个人按揭和房企融资或有松绑。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房贷利率即将见顶。房贷平均利率已连续上涨近两年,上行持续时间长,但近一个季度走势趋于平缓。加之流动性环境趋于改善,未来一段时间基准利率上行的可能性较小,房贷利率在2018四季度-2019一季度有见顶回调之势。其他城市和银行可能跟进小幅下调,加速放款。银行自身存在下调房贷利率的动因,若监管默许,其他地区和银行可能跟进小幅下调利率,加快房贷发放速度。

一是调控全面退出的可能性较小,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调控成果半途而废。“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两个原则将坚持,客观上住房租赁市场局面打开也要求将稳定房价一以贯之。

一线、二线城市政策环境缓和之下,市场成交活跃度可能有所提升。若过紧的需求限制政策发生适度松动,将有利于刚需及置换型改善性需求释放。2019年一线、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可能小幅增长,增幅约0%-5%。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是我国地产调控史上力度最大、持续最长的一次调控,截至2018年底已持续28个月,原本三年左右的房地产市场小周期也被拉长。预计政策以结构化放松为主,对一线、二线城市和三线、四线城市、供给端和需求端等差异化考虑。

■夏 丹

一线、二线城市行政管制适度松动。以保障刚需和置换型改善需求为重点,适当放松过紧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售措施。其中,放松限购可能以各地人才安居工程的方式进行,如放松落户政策、实行购房补贴;放松限贷可能在部分地区下调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放宽按揭贷款额度增速的监管;限价导致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刺激了投资性需求利用套利空间入市的动力,可能放松或取消。三线、四线城市棚改安置区别对待。

预计受到销量持续走弱的抑制,2019年新开工意愿可能下降。其中,三线、四线城市受销量滑坡影响新开工放缓明显,一线、二线城市开工意愿提升但无法改变总体开工增速下降的趋势。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是我国地产调控史上力度最大、持续最长的一次调控,截至2018年底已持续28个月,原本三年左右的房地产市场小周期也被拉长。2019年房地产政策可能结构化调整,一线、二线城市行政管制适度松动,融资环境边际改善。商品房销售面积趋势性下行。土地市场成交面积较上年减少,新开工增速可能缓降;开发投资增速或小幅回落,全年增速约3%-5%。

土地购置费和建安投资是构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两大部分,其中建安投资占主导地位(占比超过七成),土地购置费次之(占比约二成),在2018年二者与相关指标均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剪刀差。

但对于存量土地,房企仍然有动力以加快开工速度、缩短资金回笼周期并强化现金流管理,来对冲行业景气下行、规避资金风险,将前期已沉淀的土地储备和资金成本转化为产出。这有利于缓释新开工增速回落的速度。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