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早间速递】宏观\/策略\/地产\/电力\/电新(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5-14 11:57
永丰社区 some 创龙传 拜托了 进击的巨人oad 出包王女第一季

原因四:宽信用政策节奏调整的影响。全年社融增长的原则目标已确定,即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而自去年底开始的逆周期对冲力度较强,今年Q1金融条件修复期社融明显放量。在宽信用效果基本显现,未来通胀中枢或逐步抬升的情况下,4月新增社融边际下修符合正常的融资供给调控节奏。可以观察的是居民短期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变化。从历史特征看,居民短期贷款变化一般有政策导向的痕迹;企业中长期贷款变化比较急剧,我们倾向于认为主要亦不是需求端原因。同期货币流动性边际趋紧亦印证政策节奏。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是宏观面的关键因素,预计后续货币金融环境在边际变化上仍将整体保持平滑特征。从4月底以来宏观面的一系列变化来看,外部环境尤其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是关键变量。我们估计货币金融环境在边际变化上仍将保持平滑特征,对5-6月的社融数据不必过于担忧。5月6日央行推出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就是一个信号。同时,去年5月非标开始快速收缩,缩幅较大月份集中在5-7月,5月新增社融同比也会有一定低基数效应。

● 风险提示

政策调控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

本摘要选自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如何理解4月社融数据?》

对外发布时间:2019年5月9日

报告作者:

郭 磊 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260516070002

周君芝 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260517030004

【宏观】如何理解年初以来宏观数据的两种背离

● 核心观点:

年初以来宏观经济有两个特征现象:一是制造业与建筑业景气背离;二是顺差整体偏高。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尝试对此做出解释。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从季度GDP和月度PMI数据看,制造业与建筑业景气度明显背离,建筑业强制造业弱;二是出口增速虽整体下滑,但3月贸易顺差在同期数据中创出历史新高;1-4月累计顺差增速为26%。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尝试从三个逻辑入手对这两个现象做出框架性解释。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是这三个逻辑影响下的组合。

第一,建筑业表现的背后是基建、地产产业链仍具显著的逆周期特征,基建同步于财政政策,地产同步于货币环境。我们可以根据工业产品的投入产出去向观察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工业需求的拉动作用,由测算结果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建筑业即房地产与基建投资)、最终消费与出口部分占比大致为9.5%、9.9%与10.3%(2015年数据)。建筑业的景气度与经济景气度背离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在经济下滑特征比较明显的2009年、12年、14年,以及18-19年即目前阶段。逻辑上讲,建筑业偏强的景气度一则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政策对冲,即财政政策和基建投资更加积极;二则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货币环境的改善,房地产施工在经验上与货币环境正相关。

第二,制造业的走弱源于出口的趋势性回落,外需仍是制造业需求的源头驱动之一。从年初以来的数据看,建筑业对经济周期的熨平作用是比较显著的(见专题《2019,经济韧性从何而来》),但这并没有带来制造业景气度的趋势性改善。年初以来的制造业PMI和制造业投资仍在下行趋势中。我们理解制造业景气下滑的主因在于出口的趋势性回落,外需仍是制造业需求的源头驱动之一,出口交货值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不容低估。2018Q2以来,由于提前出口与抢订单等原因,出口下行拐点晚于预期;至2019年H1又叠加海外经济放缓的因素。2018年Q3-2019年Q1出口增速分别为11.7%、3.9%、1.4%,这进一步带来现实中的制造业需求放缓和制造业投资预期回落。

第三,顺差偏高源于供给端环境的边际变化。2019年以来经济的另一特征是顺差偏高。考虑到顺差通常意味着外部需求相对强于内部需求,那么年初以来顺差数据偏高就更加难以理解。回顾2014-15年,内需较外需更偏弱曾导致我国出现“衰退式顺差”;但2019年初以来相对稳定的内需数据似乎并不支持这一逻辑。

我们理解这里面包含的一个新增因素是国内供给端环境的边际变化。2016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政策使国内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不仅使PPI始终处于相对高位,同时由于产出缺口的存在,也对进口形成支撑。作为国内供需关系的晴雨表,PPI与进口这两个指标在历史上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但今年以来,多种重点工业品的生产放量使得这种供需紧平衡状况出现边际变化,内需大致稳定,工业品供给却边际增长。高频数据亦显示出工业原料价格走势趋弱,产出缺口的缩窄可能使得国内需求对进口工业品的消化能力有所减弱。从Q1的进口数据和PPI数据中,我们能部分观察到这一特征。

● 风险提示

投资下行压力超预期; 出口下行风险超预期。

本摘要选自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如何理解年初以来宏观数据的两种背离》

对外发布时间:2019年5月9日

报告作者:

盛 旭 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260518050001

【宏观】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仍然未减——4月财政数据点评

● 核心观点:

在“加力提效”的政策定调下,财政支出增速进一步加快,支出节奏为近年来最高水平。1-4月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5.2%,比去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从支出节奏来看,1-4月支出占全年预算数32%,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个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其中4月当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6%,较上月的高增速又提升了0.5个百分点,为近年同期次高增速,仅略低于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的2015年。开年以来的财政支出情况始终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特征。

基建类支出增速较一季度的高位略有回落;但科技类支出开始承接和发力。1-4月累计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长23.4%,较去年同期提升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城乡社区、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33%、23%、16%。4月当月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长15.4%,较一季度25.8%的高增速有所回落,这一变化主要背景是交通运输类的快速支出节奏有所调整。4月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仍分别保持26%、22%的高速增长,但交通运输类支出增速由1-2月55%的近年来次高位回落至-1%。在基建类支出有所减速的背景下财政支出增速仍在继续加速,主要归功于科技类支出开始发力。4月科学技术类财政支出同比增长达78%。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