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是一个精细化的管理,不能照搬传统住宅开发模式,沿用住宅开发,采用一个产品打天下,这是本土房企商业地产运营最大的挑战。”周长青说,商业地产本质是运营“内容”,需要精心打造,而面向不同的区域、市场、人群,很难马上复制。 三年前,2016年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抛出新零售的概念,“线上、线下以及物流的结合才会诞生新零售,新零售诞生后又会对纯电商和纯线下产生冲击。”虽然这一概念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伪命题,但不妨碍大型电商忌惮线下的商业广阔空间。 此外,购物中心构筑原创IP 开始成为商业地产主流。的度刻以及粉红跑道等。 这一年,银泰商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是阿里自2014年战略入股银泰商业,2015年开始与阿里全面融合,阿里继续增持银泰商业至32%,银泰商业董事会主席亦由阿里巴巴CEO张勇出任。 伴随第一批90后即将进入30岁,这群主力人群开始成为父母一代,从个人兴趣到亲子,从体育竞技到潮牌,从快闪到艺术展,年轻人引领了零售商业的潮流。 日食记,是在购物中心的一个小小尝试,成为从线上到线下的体验跨界,让内容与零售产生交集,体验式活动与商业空间产生碰撞,粉丝、读者成为购物中心的新增流量。 世茂商投上海公司总经理肖涛2018年在招商发布会上说,“个性化”和“独特体验”是吸引消费者购物的两大关键词。 对于IP是否构成购物中心本身的生命力,魏建历持怀疑态度,购物中心要想把消费者留住,除了IP给消费者新鲜感外,还是要通过不断的,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品牌调整、良好的运营,体现人性的关怀服务,来对抗市场的变化和竞争,IP打造是锦上添花的步骤,商业还要回归商业的本质。 “不过,未来的零售会越来越细分,地产商应该更多的按照零售的理念去看待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发展应该是跟随零售业来改变,并具有跟零售商一同创新的能力。使购物中心更具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魏建历说。 为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零售正在被90后、00后“带着走”,这些未来的主力人群会改写商业零售格局。比如LI-NING(李宁)将设计元素对准年轻人,复古、潮流、中国元素,俘获一大批90后,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是:以前是没钱买李宁,现在是没钱买李宁。 “90后、00后的人群,并不像70后、甚至80后,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并不是过苦日子过来的,成长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 戴德梁行华东区商业地产部主管魏建历对《中国房地产金融》表示,这类消费人群显然对生活品质、服务、体验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客群的变化,就会倒逼零售商、制造商做出改变。 房企“押重”商业存量地产 新零售变革:去线下开店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中国房地产金融》记者带着好奇心走进了日食记的第一家线下体验店。店名日食记生活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南京路的世茂广场3楼,提供主食、咖啡、日式生活用品,一上三楼远远便能看到叫酥饼白猫的大招牌,旁边围坐它的小伙伴是两只萌宠大狗,店内的墙上写着“温暖治愈你的心和胃”,这种设计迎合了当下网民对治愈系风格的爱好。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围坐在桌前,品尝只能在视频中看到的那些日式料理。 2015年8月,阿里与苏宁易购签署战略合作,阿里通过淘宝(中国)持股苏宁易购2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阿里苏宁共同打通电商、物流、售后、营销、金融及大数据等线上线下体系。 这个试验田,远远没有满足电商和线上品牌商对零售的想象空间,电商及众多线上商家,奔赴线下开店大潮中,以零售小店、网红店、快闪店为主。天猫国际入驻西湖银泰、购物广场,苏宁极物2018年开出第一家之后,未来计划在全国13个重点城市开出1000家。对于线上的网红内容品牌,如小红书、一条、寺库先后进入大型百货、购物中心。 记者留意到,和其他的购物中心不一样,导引指示楼层更加聚焦年轻人,如全球美食、主题餐饮、生活方式、潮流服饰等等,不再以性别及年龄客群划分楼层。 购物中心时代 在过去一年中,世茂广场携手故宫文创博物院、韩国第一人气卡通偶像 KAKAO FRIENDS、顶流综艺节目爱奇艺-中国新说唱、潮玩界头牌POP MART泡泡玛特等众多热门“大咖”,吸引年轻客群。 2018年3月,融创与盛煦地产发起规模为200亿元的存量并购基金;2018年6月,苏宁商管与恒大地产共分别出资98亿元、102亿元,成立恒宁商业,推进苏宁易购广场开发;2019年4月,大悦城与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立核心基金之后,获批将试点发行中国首个公募REITs。 “你应该去他们新开的店里坐坐,不要‘舔屏’、隔空‘撸猫’。” 其中,万达商业旗下万达广场开业最多,达到49个,新城控股旗下吾悦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逆势崛起,吾悦广场比2017年增加10个;爱琴海购物公园从2017年的2个项目增加到9个项目。 日食记,全网粉丝数超过3500万人,单集播放量2000万人/次,由男主理人姜老刀和他的搭档酥饼组成,每期短短几分钟,构成了一段治愈系的日式料理制作场景,这个“怪蜀黍”和一只白猫剪辑的故事,成为像张怡雯这样的粉丝,网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