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债、上市、项目转让,房企上演“融资36计”(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11-19 12:09
thank you good morning 事实上 很成熟很现实的一段话 理想的名言 la vie en rose 发小

再次,赴港上市。11月15日,新力控股(210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敲钟上市,开盘价为4.03港元每股,获得机构的超额认购,募集款项净额约为19.64亿港元。据和讯房产统计,截止目前,2019年成功赴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有5家,分别为德信中国、银城国际、中梁控股、天保集团及新力控股。若加上2018年上市的房企,这两年赴港上市的房企多达11家,还有约6家房企处于审核状态。

此外,部分房企可以通过大股东输送资金,如果大股东有一些其他产业,现金流充裕或者比较容易借款,这种关联款的资金往来,约定一个利率成本即可,美的置业和新希望地产这样的房企就具备这种优势。

至于上述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在上述分析师看来还是不错,加快推货的效果相对还是可以,有些开发商也在考虑明年的增长问题。“虽然融资比较难受,但只要加快销售,少拿地,资金回流还是很明显,负债率的改善也比较快。”

明年或现并购潮

和讯房产采访发现,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当前的融资环境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

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监管机构现在考虑的问题是保证地产公司平衡稳定发展,同时逐步去金融化,地产的韧性比较强,因为需求比较好,监管层希望地产公司依靠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扛过这一波,所以当前确实是比较难的阶段。

“对房企而言,最重要的是运营效率问题,基本上能够跑赢当前楼市的房企都是龙头,较高的运营效率意味着资金效率的最大化,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尤为重要。其次是融资能力,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还能融资,且融资成本很低,这是天然的竞争优势。”上述平安证券人士如是表示。

结合上述两个指标可以判断,大型房企或融资较好的房企比较有发展前景,主要包括规模房企和国有企业,机会较多,尤其是后者,融资成本较低,股东也比较优质。

此外,区域型房企也比较有机会。在上述券商分析师看来,超额成长机会要么来自于较强的管理能力,比如规模房企,要么就是在一个比较好的区域有差异化能力的房企,比如在当地有好资源或品牌认可度的区域深耕型房企。

11月6日,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前五名的市占率大约18%,在未来五年,前五名能占到30%,因为每个行业的趋势都如此,比如汽车行业中国前五名占比51%,啤酒行业前五名占比73%,空调行业前五名占比78%,手机行业前五名83%。

“这个阶段是最好的加速集中度提升的阶段,因为一旦政策放松,对于大的公司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好处,对于中小公司的话,可能吸一口血又能缓过来。”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融资政策持续收紧,明年可能出现一波并购热潮,这类动作的活跃度可能会特别高。

需要强调的是,今年破产房企的数量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么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产的房企408家,2018年的数据是458家,今年的破产房企只是略多。

今年7月,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曾给出一组数据:今后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如果按此计算,未来还将有6万多家房地产企业“消亡”。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认为,监管层对并购可能会稍微放松,比如放松对并购贷的管控,因为中小房企的不良资产会传导到银行的不良贷款,这是另一个层面系统性稳定的问题,监管层肯定希望动用社会资本或者行业内自己的力量去化解这个压力。

孙宏斌已经开始呼吁银行支持并购,在他看来,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就是经济风险,就是金融风险,而并购是化解风险最快的方法,不管是从额度上也好,还是并购贷也好,银行都要支持。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