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激战大湾区(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11-22 12:25
babe 十八仙黄药膏 planet歌词 中文谐音 breathe 墓地守夜人 everyday 谐音

  而从深圳起家的万科,在大湾区的土地储备也相对较高。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底,万科在大湾区的土储建面达1000万平方米,土储货值达近2500亿元。万科虽然较重视大湾区,但近五年来仅在佛山、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五城公开拿地。近五年,万科虽未在公开市场摘得深圳地块,但在深圳的在售、待售项目仍有25个,深圳仍是其主要布局区域。

  除了三大龙头房企之外,起源于广州的保利发展在大湾区的土储也很丰厚,2018年底的土储建面为1853万平方米,占其集团总土储建面的20%,土储货值为2788亿元。保利发展近五年通过公开市场的拿地量很高,摘得的建面达1336万平方米。其中广州、佛山是其重仓区,每年拿地建面均超400万平方米。

  焦点2

  龙光、佳兆业、融创持续加仓

  除了碧桂园、恒大等大型房企外,还有一些本土化的地方房企,凭借地缘优势,手握优质土储,深耕大湾区。其中,龙光地产、佳兆业在大湾区的土地货值均超过2594.7亿元。

  龙光地产在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其拥有土地储备货值4020亿元,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货值为2889亿元,占比71%。而2019年,龙光地产将有超过700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孵化并形成新供应。

  据悉,龙光地产重仓于深圳,储备高附加值项目,在深圳拥有10多个地铁物业项目。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龙光地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均土储成本不到售价的30%,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

  大湾区也是佳兆业的深耕重地。佳兆业今年上半年347亿元的销售额中,有58%来源于大湾区,30%来源于深圳合约销售,33%来源于旧改。

  今年5月,标普发布评级公告称,截至2018年底,佳兆业的城市更新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其中99.5%位于大湾区,深圳和广州各占约三分之一。佳兆业是该地区的“城市更新玩家”。

  除了本土房企加紧布局大湾区外,在规划利好下,越来越多的外来房企也前来“分羹”。2016年,融创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并快速布局,目前土储规模也较大。

  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信息显示,2018年底,融创的土储建面为1189万平方米,土储货值为1846亿元。2015年3月,融创成立广深区域公司。2016年1月,融创成功进驻佛山,跨出了在珠三角布局的第一步,并在一年多时间内,接连布局粤港澳其他城市,包括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融创虽然在大湾区的土储规模较大,但通过公开市场拿地较少,仅2016年首进广东时,有通过公开市场拿地。

  焦点3

  “打法”从建房子到产城融合

  经历了粗放到精细开发,如今,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已经不能满足大湾区发展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房企进驻大湾区,房企开始在城市旧改、长租公寓、产业小镇等方面寻求更多的机遇。

  恒大在深圳的土地储备是3400万平方米,90%多是旧城拆迁。对此,夏海钧称:“旧城拆迁将来是房地产巨大的市场。”

  今年10月15日至16日,碧桂园两日内获得粤港澳大湾区三个项目,其中包括东莞谢岗村更新单元改造项目。

  此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落地,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的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事实上,碧桂园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城融合布局早在2017年已经展开。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于2017年动工,2018年,碧桂园·深圳机器人产业园、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相继开园。

  在土地市场,房企一再抢滩布局大湾区,但在房地产市场,因受调控的影响,部分城市的去化压力同样存在。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今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月报显示,10月,大湾区9城新建住宅总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江门、惠州、肇庆有所增加,佛山持平,其余各城均出现下跌。在成交均价方面,除深圳、东莞、珠海有所上涨,广州持平外,其余各城均出现下跌。

  事实上,自2018年下半年起,同全国的市场走势一样,大湾区多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降温。其中惠州、江门、肇庆成交量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广州、深圳下半年也出现了成交量下滑的现象。

  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介绍,并非所有大湾区的市场都被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边缘地区,比如惠州、江门等地是存在库存压力的。而佛山、东莞、深圳等城市因为二手房的供应比较多,也会影响销售。

  严跃进表示,很多房企追捧概念,觉得市场前景好,开始盲目布局拿地。事实上,开发商在布局的时候,除了考虑区域经济活力外,还要考虑到流动人口、市场库存等综合因素。(记者 徐倩 袁秀丽)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