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政策放水 银行池鱼得福(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10-22 10:22
无法读取的摩根信函 炫舞图标点亮 中国的爱国人士 起凡陈宫出装

  9月29-3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连续发布三项政策提振房地产需求,一是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可阶段性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 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是支持居民换购住房,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三是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地产政策打出“组合拳”,稳地产态度昭然若揭。

  首先,此次首套房利率下限阶段性差别化下调,意味着贷款结构性降息的操作空间打开。住房贷款一直以来都实施着严格的利率下限管制,跟随利率市场化的调整步伐,首套房利率从年不低于基准利率0.7倍的要求,到年不低于5年期LPR,年5月再降低到不低于5年期LPR-20BP。各地按照“因城施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额外加点形成区域性的利率下限。这导致房贷利率一直都比较高。这样的利率管制实现了两个效果,一是通过利率调控房地产需求,稳定了资产价格;二是通过设置利率的高低差异,实质上是用房贷的高定价补贴了对公贷款的低定价,降低了用于投资的资本价格。

  此次打出政策组合拳,从下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放松符合条件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到退还换购个税,对居民首套房、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加大,既是对前期“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的有效落地,同时还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为稳定资产价格,刺激房地产需求,传统的利率管制政策是可以被突破的,这打开了贷款结构性降息的操作空间;二是监管层更加重视居民部门当前的财务压力。从中央层面开始统筹稳增长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内的多种手段将用于降低居民负担,修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这对恢复终端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至关重要。

  虽然目前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的范围还比较有限,时间上只到年年底,范围仅包括部分二三线城市,但是在先行先试以后,形成的经验将成为下一步政策的发力基础。大会以后政策重心预计将向经济发展转移,政策端继续“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可期。

  此外,随着结构性货币工具精准滴灌,四季度贷款需求有望扩张。政策以精准调控为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作用可期。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使用政策工具稳经济、稳地产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同时,考虑到以美国为首的经济体普遍加息、人民币汇率承压的外部环境约束,普遍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从目前政策走向看,主要以丰富结构性政策工具箱精准调控为主,如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提出“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9月28日,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亿元,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等。

  从9月末的一系列刺激房地产需求政策,到稳汇率政策工具箱数次运用,可以看出在“以我为主”的政策定力下,中国目前政策空间依然充足,政府通过精准调控稳定经济的决心不减。为更有效提振经济,预计四季度仍会采用结构性货币工具定向扩大重点领域信贷需求。

  从内循环角度来看,政策利好的落地将是银行板块的催化剂,不用担心贷款利率下降对银行息差的影响,9月中旬以来,六大国有银行及其他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央行9月21日发文提出“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长期存款利率下行,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为让利企业提供坚实基础”,在存贷双边降息的监管思路下,息差影响有限。同时,贷款需求扩张会带来优质资产,以及减轻银行的风险压力。

  从外循环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的趋势不会改变。汇率的稳定有助于资本流动保持相对稳定,进而保持人民币资产价格稳定,对于以银行股等为代表的蓝筹股板块整体估值修复有利。因此,受益于宽信用政策,部分处于发达地区的优质中小银行信贷投放量增质优可期,基本面有望加速修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