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震荡中爆发:废铜政策、中国房地产、人民币汇率走势这些风险(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2-02 11:41
www.998.com 广告任务网 91pron网址 王梦溪qvod 泷泽萝拉第三部种子 怀内网 夏邑杀人案 vip265 永丰新闻

  Codelco对中国2018年长单的报价为每吨升水75美元,较2017年高3美元。Codelco的升水价格被视为全球长单合约价指标,其他制造商可能会跟进。该升水是买家购买实货精炼铜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之上所支付的溢价。市场本就普遍预期Codelco会提高2017年对中国的长单升水,因为之前已上调对欧洲客户的升水至每吨88美元。这主要是精炼铜进口累计增速加快、中国废铜进口限制等增加的反应。

  图表9: 长单贸易升水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作者整理

  图表10:2017年累计进口同比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铜精矿2017年累计同比大幅下降至2.5%,因海外矿山干扰事件频发导致加工费下降、冶炼厂铜矿库存充裕等,铜矿进口受到抑制。精炼铜大幅上涨,截止10月份,精炼铜累计进口同比增加31.73%,今年以来,进口窗口频繁打开,再加之利差、汇差都还不错,融资铜量仍不低,虽然信用证收紧,但还是有很多企业从事融资操作。阳极铜和铜合金两者体量相当小,不做过多评述。

  图表11: 利差与汇差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图表12:精废价差走势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重点提一下废铜,从2018年起,贸易单位代理进口废铜资格将被取消,国内收货人证书中利用单位和收货人统一,进口许可证中进口商和利用商统一,该项政策实施后,仅能申请到国内收货人证书和进口许可证的实体企业或拆解企业有进口废铜的资质,贸易商将失去进口废铜资格。此外,废有色金属中其他夹杂物(包括木废料、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废物)的占比问题也设定了苛刻的条件,据分析实际标准会设定为1%,这使得废六类、废七类的废铜进口都会受到影响。

  但影响有多大?首先,六类废杂铜主要包括高品位的1#光亮线、2# 铜、紫杂铜、黄杂铜等,其中高品位的紫铜和分类明确、杂质较少的黄杂铜可以被直接加工利用。

  七类废杂铜主要包括品位较低的废旧线缆、废电机、废变压器和废五金等,必须经过拆解和分拣等再度加工处理才能被冶炼厂或铜加工厂使用。所以此法案对7类废杂铜影响较大,但是此法案真正实施到2018年底,期间为过渡期,进口企业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应对,比如更多进口高品位的6类废杂铜。

  其次,拆解厂有转移至东南亚的迹象,此法案更加快了转移的步伐,东南亚废铜进口数量在增加。再次,我们根据2017年扣减数660美元,结合进口金额、数量等,大致估算7类废铜占比60%,但由于含铜量低,影响金属吨大致在25万吨,很容易弥补。

  铜市需求分析

  从全球各地区精铜消费变化看,中国是首屈一指的消费大户,占全球消费比重接近5成,而全球其他地区目前仍未发现新的增长点。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消费平稳,而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铜消费少的可怜,虽然印度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但在如此低比例的铜消费下,至少3-5年对全球铜消费增长贡献作用依然较小。需求分析更多关注中国。

  矿产资源的需求具有一定周期性变动规律,深究其周期变动背后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两个:经济周期性变动和大国工业化过程的更迭。每轮周期中矿产需求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无限的线性增长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时人均矿产资源消费达到顶点之后不再增长或呈缓慢下降态势,这即矿产资源消费“S”形理论。进一步分类,可分为早周期、中周期和晚周期,铜属于中周期,铜消费还有较大的增量空间,但是增速已经进入放缓区域。

  图表13: 各地区铜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图表14:商品消费强度曲线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SOCIETE GENERALE

  铜终端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电缆、空调、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电力电缆占比接近5成,空调制冷占15%,汽车行业占比10%,建筑占比8%,但是我们知道房屋建造后会带动家电需求,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占得比重会很大,包括建筑、空调、电子等等。

  图表15:铜下游消费行业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CRU

  分行业分析前,我们先关注到铜材。铜材包括铜杆线、铜管、铜板带、铜棒等,相比于精炼铜来说,是直接应用于下游企业的加工品。由数据看,年初至今,铜材的产量多数时间处于历史区间上沿,对精铜需求依然旺盛,但是铜材产量的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滑。铜杆企业特别是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也增至高位,相应的我们看到铜材与精铜比值也持续在均值上方运行,进一步向上的驱动不大,一旦需求转弱,比值将向均值回归,目前看2017年已有回落迹象。

  图表16: 铜材产量季节性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图表17:铜材与精铜比值

  资料来源:一德研究院有色金属研发中心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