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泰禾集团盈利模式遭遇挑战,“地产黑马”加速升级(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10-22 12:34
英语字母书写 性绞姿动态图 动漫美女比基尼 畑中留菜 陌上纤虹 西上真奈美 狎戏户奴 色狐网 新阿瓦隆熔炉 步步高v205主题下载

人才方面。福建是中国教育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福建籍及在福建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人数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有各大类科研机构5200个。福建有85所高等院校,每年可输送17.85万名以上各类科研和技术人才。

房地产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成交热情难以持续;公司资金链压力难以释放,限制杠杆空间的利用,短期优质项目开发资金缺乏支持;自贸区政策红利释放不及预期,难以对公司业务产生实质性利好;金融业务转型力度不足,后期发展不及预期。

2015年5月15日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北京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廊坊市凯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名称待定),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2500万元。分别持股50%,致力于廊坊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及项目获取(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共同认可的廊坊万庄生态新城及其他双方共同认可的地块),争取在合资公司成立两周年内在廊坊市进行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项目开发工作。廊坊市是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有望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公司此次设立合资公司也旨在加强区域战略合作,参与分享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福建是中国最具成长性和竞争力的新兴区域。2014年福建GDP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进出口贸易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4.8%;实际利用外商投资71.1亿美元,同比增长6.5%。截至2014年底,已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681家,实际利用外资1001亿美元。已有7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福建投资兴业。

截至2014年末吉屋网络总资产为3206.78万元,14年全年实现交易流水约150亿元,营业收入约1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约400%,发展速度极为迅速。而且2015年以来持续的降息降准以及利好政策带动市场成交迅速回暖,市场预期和购房者信心也有所恢复。未来短期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将继续加大推盘力度加速去化,预计业绩增幅会进一步扩大。而且吉屋网络当前已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对于公司既有项目的销售也会有一定的叠加促进效应。

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金融证券、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多元发展的大型综合民营企业。公司创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福州,业务范围深耕海西地区,2010年借壳福建三农登陆深交所成功上市。截止2014年末,公司总股本为10.17亿股。控股股东为福建泰禾投资有限公司,实力雄厚,现为福建海峡银行第二大股东,并战略注资东兴证券、农商银行。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创始人黄其森,控股比例为55.14%。

而海峡人寿成立后将成为福建省首家一级法人寿险机构,未来将坚持“立足福建省、服务台湾地区、辐射全国”的经营策略,充分挖掘海峡两岸金融行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利用两岸市场有效资源,培育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2014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全省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合计685.8亿元,海峡人寿作为福建省本土的一级法人寿险,预计在扩大本土市场份额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初步按照15%的市场占有率以及2014年上市保险公司8%的净利率估算,预计海峡人寿能够给公司每年带来约0.8亿元的净利润,占2014年公司净利润的比重约为12%,在转型初期能够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业绩支撑。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综合服务以及农药产品等,2014年报显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营收占比为98.02%。公司始终聚焦大福建区域的地产开发业务,于2002年以来先后进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豪宅市场,独特的产品模式取得市场广泛关注,并于2010年以来大举投资进军商业地产,实现从高端住宅地产单一开发模式向高端住宅地产和大型综合体商业地产双规开发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公司自上市以来发展迅速,被业界称为“激进的黑马”,2014年销售额突破230亿元,跻身全国地产销售排行榜前30位,过去3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92.26%,成功入驻地产新贵行列。

201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9.23%,较去年同期提升3.49个百分点。剔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为86.85%,两项指标处于行业高位,大幅高于74.58%和54.22%的平均水平,以及国资委对于非工业央企资产负债率80%的监管红线,公司杠杆空间逼近极限,长期偿债压力持续提升。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的比值仅仅为0.21,而行业平均水平为0.84,公司流动资金仅仅能覆盖约20%的短期债务,流动比例和速冻比率也从13年的2.04和0.66下降到1.90和0.26,虽然流动比率接近行业龙头企业的水平,但是受限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占比较低,公司速动比率大大低于龙头企业0.43至0.49的区间,短期偿债压力同样不可忽视。无论长短期来看公司资金链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高杠杆的经营模式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当前商业地产总体供给过剩,租金回报率普遍在5%以下,经济环境的周期性低迷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拖累商业地产的表现,公司项目的销售前景并不乐观。而且公司商业地产的持有型物业占比较低,2014年公司投资性物业的期末值仅仅为83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0.013%。这种通过销售实现快周转的模式难以享受传统商业地产经营性租金收入以及资产升值所带来的长期收益,同时面临产权分割后缺乏统一招商、统筹管理以及辐射范围消费能力不足的销售难题。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