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浪潮 看得见的未来(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11-22 17:16
淘宝违规行为 微信搭讪 2014yy年度盛典排名 橘梨纱star424 ed2k 色小组 驭风大师图波尔 寒天行侠传 天祥菩提精舍 金玉梅 花宁斯影视

黎振伟:下一位嘉宾是广州时代商业管理公司的总经理王媛媛女士,王总跟她的公司有一样的特点,就是锐意创新。我刚才跟王总交流了一下,我说住宅创新很容易,但是商业的创新是不容易的,因为它的特点、规律决定了,它是快不了的,需要慢慢培育。时代地产这么一个锐意创新的企业,怎么去看商业创新呢?你们有什么成功的实践或者案例?

王媛媛:珠三角的很多的朋友对时代地产是比较熟悉的,我们是一家聚焦在大湾区发展的企业,而且我发现主办方今天也把我们有相同基因的企业放在一起,包括我们和福晟一样,我们都是做地产出身的,做了20多年地产,这几年我们也逐渐把商业作为我们的战略发展的板块。

创新这个词很长时间都会觉得是时代地产的基因,确实我们在做地产的时候有很多的创新,比如说我们的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我们在市场上有非常多的项目的营销都脍炙人口,比如说时代花生、时代糖果,这一系列的推广。另外就是我们的品牌的创新,我们有时代的美术馆,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血脉里面非常重要的内容。

但是,住宅的创新和商业的创新是很不一样的,很难把住宅创新的那一套直接搬到商业里面去。地产人转成商业人其实是蛮颠覆的,是要经历完全自我否定的过程,然后不断地去思考。虽然都叫地产,但是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是完全不一样的。

时代商业成为一个战略板块也就三四年的时间,刚刚我也梳理了一下黎总讲的三大动力,我们应该怎么去用,怎么去创新。

我觉得首先是模式的创新,地产的模式比较简单,就是拿地、开发。存量地产里面有很多的模式创新,珠三角有很多的存量是集体用地,这部分地很难做成住宅,但是它有天生的优势能够做商业,我们能不能将它这部分做好?

我们在这种集体用地的模式创新上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创新,我们也有很多的落地实践案例,包括我们之前在白云区做的一个项目,之前它也是一个旧厂房,是一个村级工业园,之前的产值也特别低,大概5块钱一平方,我们经过一个微改,因为这样的集体用地你很难把它推倒重建,我们大部分是用微改的模式去做。

做出来之后让它原本的文化底蕴保留下来,我们保留了特别多它原来的内容,因为它是以前的村级工业园,有很多之前来广州的农民工打工的印记,我们在那里做了一个城市公园,做了一个广东的农民工博物馆,带动了村级工业园的发展,这也是很好的盘活存量物业的方式。

特别是这两年我又看了香港的大馆,它是之前在中环的警察署改造的存量物业的典范,它在市中心的地方,把文化、旅游、商业进行结合。我觉得存量物业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形式的改变,而且是连接了一个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还有一些位置很好的地,比如说我们在长隆周边的一个项目,我们通过集体用地的模式创新把它盘活。

第二是产品的创新,我觉得产品是需要创新的,而且产品创新的思路跟住宅还不一样,因为住宅的购买人群的结构还是比较固定的,无论是小太阳还是两口之家,现在多了二胎之后,结构又会发生一些变化。

但是你会发现企业的形态特别不一样,特别是现在初创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生命周期不一样,而且行业的细分也不一样,特别是我们在做一些办公产品的时候,我们很难固化出一种产品,它能够很长时间去用。

所以我觉得办公的产品在创新上,更多的它怎么通用,并且它未来改造的时候更方便,甚至有些时候它需要一些降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可能在办公产品上不太需要那么多的标准,他可能要更加的方便、更加实用,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的众创空间、联合办公不断地出现。所以我觉得第二个是要做产品的创新。

第三是运营的创新。这跟互联网的思路是非常契合的,因为运营更多的是结合人,我们在住宅里面,房子卖掉以后,更多的是做好物业的服务,它面对的是单个的个体。

但是在商业里面,我们今天看到的商场里面,我们怎么用一些科技、智能的手段连接消费者。在我们的办公的商业产品里面,我们怎么去运营他们?我觉得更多的就是关注人。但是我觉得关注人这一点,在互联网上,更多的它是一种连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走出门,他们通过互联网去连接。

我们做商业地产的会有天生的一个很好的物理空间,让大家本身就连接在一起。可是我们以前发现,你即使把物理空间连接在一起,我们在一个办公楼里面,我们在隔壁,但是互相之间并不认识,我们并没有把这些群体经营起来。

现在在我们的办公楼产品里面,我们更多的做的就是社交、分享,我们希望能做一个不仅仅是提供给我们的客户一个物理的空间,而是能够给每个企业一个生长的土壤。确实我们在新的项目里面,跟很多的传统办公产品不太一样,我们并不是仅仅给他一个物理空间,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配套,可能这样的配套有点源自于我们之前做住宅的想法。

但是我们这一系列的配套,我们会发现客户们都非常认可,因为他觉得以前的办公的时间很长,但是很单调,办公的时候有很多碎片时间,而且办公时间的生活品质是需要提升的,所以这一点正好契合了住宅开发商愿意去做配套、愿意投资配套的理念。

总结来讲,我们要把这三座大山转化为动力,这三个创新很重要,也就是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运营创新。

黎振伟:我们说了那么多创新,都很动听,但是下面的投资者、银行家会问你一个问题,效益怎么样?你的财务指标怎么样?我们希望明年用我们的实际案例来告诉投资机构,我们创新以后,成效是很好的。

下一位嘉宾是来自合生商业集团商业事业部的副总经理王海燕女士,作为广州的开发商,合生真的是一个很元老级的开发商,他们在广州很擅长做豪宅和商业,这个商业创新起来也不容易,我估计三座大山对你们的压力很大,但是动力也是很大的,王总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合生是怎么改变的。

王海燕:我先为商业人做一个宣传,刚才黎总说了,说商业有三座大山、三个动力,我们都是做了十几年的商业人了,为什么还能孜孜不倦,而且是不知疲倦地往前奔跑。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