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表态,彻底打破了观望与纠结。会议指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作为主管部门,住建部在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表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后很快开出了“第一枪”。8月7日,住建部在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制定住房发展计划,并对楼市调控不力的城市坚决问责。(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1期) 从具体房企的拿地金额来分析,今年19月,碧桂园、万科、保利继续蝉联去年的冠军、亚军、季军地位。不过,三家房企的拿地金额均较去年同期下降。碧桂园由去年1664亿元降至1198亿元,降幅28%;万科由去年1271亿元降至1163亿元,降幅8.5%;保利由去年1112亿元降至千亿元以内,为869亿元,降幅21.9%。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都属于有息负债,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债务。业内通常会以有息负债占全部投入资本比例,来监测公司发生债务风险、资金风险的概率。这个比例大于50%时,意味着有息负债大于权益资本,债权人风险就比较大。 关于万科传闻是假,但今年的“金九银十”不同于以往却是真的。往年的热闹是开发商大卖,购房人抢房,而今年则是开发商降价,购房人忙退房,甚至成了“房闹”。 累计来看,2018年19月百城住宅价格累计上涨4.05%,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85个百分点。分城市来看,三线代表城市1-9月累计上涨7.19%,较去年同期收窄2.56个百分点,累计涨幅收窄在各线城市中最显著。(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1期) 当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就要寻求各自的出路,而龙头房企往往成为市场风向标之一。 9月中旬,曾经为四大房企“保招万金”之首的保利地产(600048.SH)宣布更名“保利发展”,公司的发展战略也升级为“以不动产投资开发为主、以综合服务与不动产金融为翼”,今后将重点发展两翼功能。 除了一线城市,一些二三线城市房价也跟风狂飙。例如,湖南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限网签大背景下,2017年上半年长沙内五区(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新建商品住宅真实成交价格达942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2.26%。 在销售回款受销售低迷影响的情况下,房企开发资金来源的另外两条主要渠道的表现又如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7年10月开始,房企自筹资金累计一直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同比增长幅度已经从2017年10月的微增0.3%,上升到今年8月的增长11.2%。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今年以来全国土地市场流拍现象频发,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及溢价率持续下降,企业拿地更趋理性,土地市场逐步理性回归。 历史上,排除1月和2月合并统计的因素,6月往往能够形成一个年度销售高峰,以各年度6月的销售数据做标尺,可以评判下半年房企销售的火热程度。(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1期)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9月,20家房企的销售单价(总销售额/总销售面积)为14527元/平方米,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4108元/平方米有所上升,但比8月微降85元;比7月下滑1203元,降幅达7.11%,相当于每百平方米的房子降价12万元。 “一些人认为,房地产对于当地发展的贡献,比燕郊的国家级高新区还要大。我不这么看,发展还是要有实体经济的带动。但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有重要贡献。作为一个镇,燕郊比很多地级市还要繁华。此外,随着房地产开发,大量人口聚集,有很多人来到本地工作,其中一些人来自北京,这种人口的集聚效应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结果显示,“现场竞配建”的考虑大可不必。 一年半时间二手房价格几近“腰斩”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需要房地产做“火车头”,更不能让房地产从高科技产业、实体经济中“吸血”。 在决策层调控决心空前的背景下,今年三季度的房企,特别是龙头房企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希望从销售、融资、拿地等数据一窥房企的生存现状。 “转折点实实在在到来了。”9月,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要收敛聚焦到保证万科‘活下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8月底,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2.64亿平方米,相较于2016年2月峰值4.66亿平方米,已经下降了43%。对比库存面积,和现在库存商品住宅面积接近的时间点是5年多之前的2013年1月。 位列“本土四大开发商”之一的一家房企的销售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及燕郊本土房企的生存现状: 探访燕郊:带客看房的人员比购房者还要多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的平均房价2015年10月为每平方米37221元,涨至2017年2月的每平方米60738元,涨幅高达63.18%。 “燕郊楼市过去的确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这不难理解,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需要培养一些本地企业。外来开发商可能赚了钱就走,只有本地企业才能源源不断地缴纳财税,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