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市场消息称,从五级变为三级架构后,建业集团计划优化的编制数量为651个,优化比例超过60%。虽然建业方面迅速对此予以否认,但胡葆森也坦言,由于机构编制的压缩,所以超过一半的人可能要重新返回到一线。 实际上,进入2022年,除了世茂、建业之外,中梁、万达、祥生、中骏等房企均悉数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而从调整内容来看,本质上大多指向精简架构,进一步推进扁平化的高效管理。 与此同时,房企融资“三条红线”的限制和银行房贷集中度管理制度,又在资金端给房企戴上“紧箍咒”。行业内寒风萧瑟,人人自危,恒大、花样年、佳兆业等房企走上公开债务违约的道路,融创、世茂、雅居乐等房企则频繁出售资产,借此自救寻找一线生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成渝经济圈是继长三角、大湾区后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西南也一度是融创的重仓区域,在公司业绩中,5省28城贡献约20%左右。在2021年重庆首次集中供地中,融创更是联合其他房企合共竞得8宗地块,斥资约99.09亿元,足见其重视程度。 哪怕短期内逃过被裁的命运,但是在组织架构调整后,房企内部员工也难以心安。 在提出节衣缩食前,郁亮就曾说,地产行业要向管理红利时代转变。前几天,郁亮又跳过“青铜”,直接提出“黑铁时代”的到来。于是,面对市场环境的变迁,通过内部主动调整,在组织架构上求变,从而降本增效、协同业务,成为不少房企当下的选择。 文 | 新浪财经 徐苑蕾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组织架构的调整,往往会带来较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开启人员缩编、转岗和分流。 根据猎聘网发布的《2021上半年地产行业人才报告》,今年上半年,房地产相关行业求职者数量居各行业之首,人员占比达到14.73%,但新增职位数量占比仅有10%,较2020年显著下降。 世茂总部集权 融创拆分区域 股民福利来了!送您十大金股!点击查看>> 房企的大公司病 为何得治? 责任编辑:张熠 针对房企组织架构调整,严跃进强调,关键还是要做好引导,“要稳定军心、稳定预期、稳定经营。”严跃进表示,房企如果不积极引导,很容易被认为企业内部有动乱,反而容易引发市场对企业资金情况、债务情况的猜想,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 在一位粤系房企中层管理者看来,前些年,因为地产规模扩张的导向,使得很多房企都落下了“大公司病”,公司架构上不断膨胀,区域业务上不断分散,从而推高了人员成本和沟通效率。“有些城市公司手里其实没几个项目,但是可能就给配了一套班子,设置了10多个部门,投入产出比其实很不匹配。” 诸如郁亮、胡葆森等开发商老总,在过去一年里也一直强调忧患意识。去年年末,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就表示,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房企要对外部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产生快速反应。所有业务变革都离不开组织变革,相信未来很多房企会大刀阔斧进行组织变革。 而对于被裁员工来说,目前想要在短时间内重新就业也并非易事。一方面,整个地产行业岗位规模大量收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多年的地产经验也使得很多从业者难以转行。 不过,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虽然融创的区域调整属于扩大的概念,但其实也还是在落实精简的策略。 组织变革已然成为行业的新常态。毕竟,喊出“白银时代”后,郁亮直接跳过“青铜”将当下的行业阶段定义为“黑铁时代”。而胡葆森更是坦言,对于已经躺平的房企来说,“黑铁时代”都不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