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PPP项目不仅在地域分布上发展不平衡,行业分布也不均衡。从项目投资金额上看,医疗类PPP项目仅占2%而养老类PPP项目金额只有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缺口日益增大。但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国内养老行业并未规模化。随着深改组会议明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未来政策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养老项目落地有望加速。同时,政策对PPP模式的支持也可能超预期。之前政府对社会资本参与PPP仍以融资支持为主,并未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示范作用,未来政府可能会让渡更多的投资领域供社会资本参与。更重要的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对激活民间资本具有重要意义,民间投资增速或将重新上升。 方案表示,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10月12日在纽约州商业理事会的一次开放媒体采访中,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表态希望美联储能够随着经济走强而加息。如果经济衰退,美联储可采取更激进的举措。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表示市场关于美联储12月加息的定价可能是正确的。 1 国际经济:耶伦希望美国“高压经济”,美元走强 辩论带有特朗普和希拉里浓重的个人情绪。双方针对特朗普上周曝光的侮辱女性视频、邮件门、穆斯林等当下敏感话题展开激烈辩论。 1.6 德银被美国证监会罚款950万美元,计划额外裁员一万 1.1 耶伦考虑高压经济,暗示渐进加息 下游:地产调控销售回落,汽车高增票房低迷。国庆节后,地产销量有所恢复,但较节前销售已明显回落。本周30大中城市地产日均销售面积99.7万平方米,节前最后一周的日均销量为122.4万方,环比下降了18.5%,其中一二三线分别下降7.9%、30.6%和19.8%,表明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是,相对8月83万方和9月90万方的日均销量来看,节后10月日均销量仍偏高,或因“金九银十”的季节性效应,以及网签交易滞后。10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33.8%,一线上升33.3%,二三线分别上升23.1%和63.7%,10月整体增速高于9月的28.8%,但二线同比较9月的43.8%增速放缓。 2.1 CPI回升PPI转正,地产调控货币稳健 据分析,英国面临最高达200亿欧元的欧盟“分手费”,欧盟的共同预算正成为达成英国退欧协议的最大政治障碍之一。200亿欧元的估计上限覆盖多年持续支付责任(包括未缴付的预算拨款2410亿欧元,退休金支付责任638亿欧元,以及总计约320亿欧元的未来合同和其他支出承诺)中英国应承担的份额。欧盟账目显示,“离婚”清算要厘清逾3000亿欧元的共同支付责任。这些共同财务义务是几十年遗留下来的,而布鲁塞尔方面将坚持要求英国履约。这意味着英国纳税人将不得不为退欧支付巨额代价。 3.1 央行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 2 国内经济:房地产调控效果初显,基建加码通胀回升 1.7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主要表现 (编辑:daisongyang) 3.2 央行货币净回笼,资金面宽松 从落地PPP项目的结构上看,目前PPP项目不仅在地域分布上发展不平衡,行业分布也不均衡。财政部公布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3期》显示,盈利模式清晰的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保、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等 PPP 项目受到热捧,而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落地情况不容乐观,从项目投资金额上看,医疗类PPP项目仅占2%而养老类PPP项目金额只有1%。 正文: 路透援引知情人士称,德银将进一步裁员一万人,比原计划裁员人数翻了一倍。考虑去年的9000人裁员计划,德银全球约1/5的员工将受影响。 有色金属价格增速回升,其中LME铜和LME铝周环比分别为0.3%和0.4%,10月同比分别为-8.5%和9.7%,高于9月同比-9.6%和0.1%,LME锌价格周环比为-4.1%,10月同比34.2%,高于9月增速33.4%。 根据工程机械联盟的数据显示,9月份挖掘机销量5459台,同比增长71.40%,是最近5年以来单月最大增幅。从销售结构来看,9月份小挖同比增幅为82.69%,中挖为53.15%,大挖为87.20%,大挖和小挖同时高速增长,表明下游基建需求有复苏迹象,验证PPP项目发力。 导读:刺激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短多长空,及时调控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短空长多。预计房地产小周期结束,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房地产调控对股市资金面利好,基本面利空,总体中性偏多,对债市利好。按下葫芦浮起瓢,密切观察房地产调控之后的资金流向,债市、股市都有受益的可能,商品受需求收缩制约难以推升通胀。 4.1 养老类PPP落地有望加速,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 10月9日晚,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集团)正在研究和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公告中,联通集团确认其参加了2016年9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目前联通集团正按照会议精神和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研究和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混改启动意味着“电信联通合并”传言落空。 尽管人民币呈现缓慢贬值走势,外需疲弱导致9月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均有所下滑。9月对美、欧和日本出口增速分别为-8.1%、-9.8%和-7.0%,较8月下滑7.8、12.2和7.4个百分点。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亦大都呈现增速下滑的趋势,其中,对韩国、东盟、俄罗斯和巴西出口增速分别下滑了4.4、8.7、17.2和5.5个百分点。只有对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出口增速较8月上行了7.4和5.9个百分点。 央行于10月12日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经理,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预计将严控房贷门槛,加大资格审查力度,控制房贷余额。 2.3 地产调控销售回落,汽车高增票房低迷 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和债转股政策的出台主要为了控风险,政策层一方面给优质企业纾困,一方面挤出僵尸企业,“扶大压小”态度明显。这一轮政策对降低企业杠杆率可能有持续性的影响,且有利于并购重组和银行去坏账,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对股市影响中性。货币政策或继续中性,但继续利好于债市。 2.2 出口下滑,顺差收窄 美国加息预期升温以及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美元指数本周环比上升1.7%,10月同比1.3%,较上周上升0.8个点,高于9月的-0.4%。本周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为0.2%,10月同比5.4%,较上周上升1.1个点,高于9月的-2.7%。 不过10月13日凌晨,美联储发布9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会内部对何时加息仍存争议。数名委员认为加息会较快到来,鹰派委员担心推迟加息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或影响美联储公信力。而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增强,美元持续走高至七个月高点。 为配合《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证监会令第128号)实施,10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参与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指引》,《指引》整合了原有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港股通”相关监管文件,总体上与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沪港通”相关监管要求相一致,并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包括“深港通”在内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明确了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开展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港股通”相关业务有关事项的具体要求。还要求证券公司切实做好投资者教育、风险揭示等相关工作,更好地保护“港股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5 联通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这一轮政策对降低企业杠杆率可能有持续性的影响。债转股配合企业股权融资支持政策后,企业的融资可能逐渐摆脱对于债权融资的过度依赖,也防止了企业在债转股(财务情况好转)后更大力度的举债扩张行为。 4.3 降低企业杠杆率及债转股政策公布 国务院10月11日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将任务逐条分配至各部委。要求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强化监测检查。 《通知》强调了PPP项目各阶段的规范,前期做好论证,后期规范推进实施。操作不规范,权责界定不明是阻碍民间资本参与PPP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公私部门明确产权,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才能形成双赢。 政策:国务院推动债转股,PPP加码,联通混改方案待出。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意见,要求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国务院10月10日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主要途径:一是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多举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四是多方式优化企业债务结构;五是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六是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七是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国办厅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农村土地流转将进一步提速。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投资1.17万亿。10月9日,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联通集团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事项,大股东联通集团正研究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 联通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事项,目前尚未得到最终批准。大股东联通集团正研究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
季调后的出口降幅有限,进口增速则继续上行。季调后的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为3.5%和12.1%,高于前期值。季调后的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6.9%和2.2%,其中,出口增速下行0.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则大幅提高9个百分点,表明,尽管外需羸弱,出口表现并没有如实际数据那么差。 新规的目标是让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更安全、更透明。而受新规影响,大量投资于短期公司债券包括银行债务在内的优质货币市场基金,开始转向投资美国国债等资产,以提升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资产的占比。新规将对逾7万亿资产锚定的Libor造成重大影响,进一步推升Libor结构性走高趋势。 一般贸易大幅下滑是9月出口不景气的主因。比较各个月份在近几年的一般贸易金额,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时候各个月份的一般贸易额变化相对平稳,比如16年7月比15年7月的一般贸易额下降了2.0%,8月下降了0.7%,但是今年9月的一般贸易额较15年9月金额大幅下滑12.5%,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去年基数偏高,更重要的是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带动效应减弱,外需不振导致一般贸易环比明显下滑。来料加工贸易方面,出口额环比上升,但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同比增速下滑了19.3个百分点。 4 政策:国务院推动债转股,PPP加码,联通混改方案待出 10月13日,深港通首场路演在香港举行,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路演后表示,深港通将于十一月后的某个周一正式开通。至于具体是哪个星期一,“十一月中后的每个星期一都有可能。” 该政策有利于并购重组和银行去坏账,货币政策或继续中性。除了有利于企业降低杠杆率,优化资产结构外,该政策还有利于促进并购重组和利润的加快;对于银行来说,坏账率也能得到或多或少的控制。相应地,在该政策下,货币政策在短期无法宽松又多了一条佐证,当前政策层控风险的重要性可能更高,一旦货币宽松,那可能提供给企业一个加杠杆的优厚环境,与当前的去杠杆基调不符。 2.4 天气因素推升菜价,猪价跌势放缓 国际经济:耶伦希望美国“高压经济”,美元走强。耶伦表示,需要保持“高压经济”,以维持稳健增长的需求以及收紧劳动力市场,复苏期间政策可能要维持宽松,维持宽松立场太久会造成代价。美国财政部14日再次确定中国为非汇率操纵国,认为中国没有通过操纵汇率贬值获得贸易优势,但同时指出中国应该继续放松汇率政策。美国加息预期升温以及最新经济数据向好,本周美元指数走强至98.1,全球主要股指下跌。 国庆节后,地产销售有所回升,但较节前已明显回落,其中前期热炒的二线城市下滑尤为明显,当前楼市观望气氛浓重,调控效果初显。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目标旨在稳住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而不是打压,三四线继续鼓励去库存。我们判断,这轮房地产小周期结束,房价上涨接近尾声。为了对冲房地产调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稳增长将更加依靠基建,加码发力PPP,近期工程机械销售连续回升。未来经济增速将略降,但不必过于悲观,总体呈L型走势。9月出口(按美元计)同比-10%,前值-2.8%,贸易顺差419.9亿,前值520.5亿,贸易顺差收窄部分反应了贬值预期下的资本流出压力。国庆前后的降雨和天气转冷推升蔬菜价格,猪价跌势趋缓,9月CPI受翘尾因素和菜价上涨影响反弹至1.9%,但四季度只是回光返照。9月PPI同比首次转正至0.1%。 美国加息预期升温,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加剧,10月第2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贬值0.57%,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0.83%,离岸人民币贬值0.44%。 10月14日美国财政部再次拒绝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称中国最近支撑人民币汇率是为了防止本币快速贬值危及全球经济,中国没有通过操纵汇率贬值以获得贸易优势。但同时指出中国应继续放松汇率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可兑换的弹性。 上游企业补库存带动进口环比进一步回升。9月铁矿石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双双上涨,推动铁矿石进口额创出年内新高。其中,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8.0%和11.1%。铜矿石进口金额亦同比上涨1.6%。尽管9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8月价格下跌带动进口原油单价环比继续走低,原油进口量保持上升趋势。受此影响,9月原油进口金额同比上涨了2.2%。由于国内需求并无大起色,加上近期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抑制了投资需求,上游企业的补库行为难以维持。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公布,中国9月CPI同比上涨1.9%,前值1.3%,预期1.6%;CPI环比0.7%,前值0.1%;9月PPI同比增0.1%,前值降0.8%,预期降0.3%,PPI环比0.5%,前值0.2%,为近55个月内首次转正。 该政策有利于债市。一方面企业财务风险下降有利于部分信用债,尤其是过剩产业龙头债,另一方面在债转股推行之后,银行债转股的收益可能为负,这时银行的风险偏好可能有所下降,更多的配置可能会转移到利率债和中高评级信用债上来。 3 货币:央行要求控房贷,人民币汇率启动自汇改以来第四轮贬值 本周央行货币净回笼3850亿元,资金面仍保持宽松。截至10月14日,R001由国庆节前的2.3414%下降至2.157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3.06BP至2.6952%。央行于10月12日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经理,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预计将严控房贷门槛,加大资格审查力度,控制房贷余额。美国加息预期、国内房地产调控以及明年初新的换汇额度出,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增加,10月第2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贬值0.57%至6.7271,离岸贬值0.44%至6.7385。 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对股市影响中性。该政策小心地协调了去杠杆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因为更多从改善经营效率、盘活存量以及改变资产结构等方面下手,我们预计对经济增长实质性影响不大。股票市场核心估值因子不会出现太大变动,对股市影响中性。 政策对PPP模式的支持或超预期。我国PPP模式仍处于发展初期,政府对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仍以融资支持为主,并未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示范作用。当前经济L型,稳增长压力上升,而国庆期间地产的密集限购使得基建投资维持高速的重要性凸显。政策对PPP模式的支持力度或上升,财政部联合了包括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等19个中央部门推出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基建、能源和交通类项目外,政府会让出更多的投资领域供社会资本参与。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未来在立法、财税政策,退出机制政策及创新融资政策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速。 2016年10月12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