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境外债务重组,佳兆业的复活之路将豁然开朗。在此之后,佳兆业要面对的是财报审核以及港交所的询问。它甚至还需要尽快公布缺失已久的2014年、2015年年报,由此才能获得国际投资机构评级,以便开展发债融资——这将成为投资者的参考风向标之一。 如今,在佳兆业重新复活,大量举办公开招聘会的同时,新一轮吸引离职员工回流的“回佳计划”亦在实施。而佳兆业相关方面也对观点地产新媒体坦承,现在确实有一部分离职骨干人员出于“对公司有感情”,选择回归。 诸多迹象都显示,佳兆业距离完全复活又靠近一步。 其续称,除了企业风格,佳兆业释放的发展信号是决定人员回流的最核心因素。“现在公司陆续进行招聘,以及涉足文化、足球等领域,至少说明经营层面有了新的方向,这是大家所关心的。” 佳兆业透露表示,作为重组的下一步,将根据协议安排落实文件,并整合修改重组条款,预期于3月29日或之前向开曼群岛大法院及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豁免召开会议。 有熟悉佳兆业的深圳人士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2012年金志刚出任佳兆业集团总裁后,就曾经提出过“回佳计划”。 经过一年多挣扎,佳兆业开始显露生机,具体表现在境内受限的房地产项目开始陆续解禁销售,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较大规模境内债权人作出妥协,中信银行甚至提供163.5亿元供重组之用。佳兆业此前披露,高达333.2亿元的境内债务重组已经完成重组。 “当时主要由于佳兆业在全国大规模扩张,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上述人士表示,“回佳计划”主要针对深圳及周边的老员工开展,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离职时进行书面建档保存,此后通过鼓励离职员工重新回到佳兆业,也能快速且有效地吸纳中高层人才。 “回佳计划”与扩张 据佳兆业3月17日披露,集团在与对冲基金Farallon及BFAMPartners为首的一组债权人就重组的经济条款的若干修改作基本磋商后,若干债权人已订立支持承诺协议,根据支持承诺的条款交付现有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约24%作为支持票据。 在披露有超过80%境外债权人选择支持债务重组后,佳兆业的重启局势似乎一夜间豁然开朗,而现在郭英成启动了招兵买马工作。 此前杭州佳兆业公司董事长杨世强在接受访问时公开声称,“佳兆业所有的问题基本上已经全部化解”。其中包括南京、惠州、广州、武汉、深圳、杭州等分公司的项目都已开始销售。 观点地产新媒体在深圳国土房管局网站发现,目前佳兆业城市广场3期、佳兆业前海广场房源处于“管理局锁定”状态,KPR佳兆业广场则仍处于“司法查封”状态。其中,佳兆业城市广场此前已进行加推销售,目前仅有少量房源被锁。 对于自2014年底遭遇锁房风波的佳兆业而言,过去一系列负面相应导致了不少员工相继离职。而近期密集的招聘会令人惊讶,这意味着佳兆业将曾经设定的多元化战略储备资源。而这个举动背后,说明这家华南企业已经逐渐步入复活阶段。 不过其强调,近期选择“回佳”的,并非全部是在佳兆业发生锁房风波时离职的人员。 据佳兆业披露,2012年2月至6月间,重新回归佳兆业的员工占该公司深圳地区招聘总人数的30%以上,多为工程、成本、设计类中高层,包括当时的执行董事韩振捷,以及江苏公司总经理詹仁超等。 一位近期重返佳兆业的员工拒绝向观点地产新媒体透露“回佳计划”相关情况。不过他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回归佳兆业,一方面“认同佳兆业的企业风格及文化”,另一方面则由于它释放出了“良好的运营信号”。 不过,佳兆业相关人士在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乐观表示,预计公司在境内的项目销售、多元化战略等工作能顺利推进。其认为,相比于境内,境外债务等工作才是“佳兆业最重要的工作”。 这也意味着,佳兆充满艰辛博弈的重组之路已经进入收官。而此前,包括知名并购重组专家武捷思在内的重组操盘手,均没有在此取得突破。 3月27日下午,一位“回佳”员工接受了观点地产新媒体的访问。在过去一年里,该员工曾在深圳、广州等地数家房企任职,但在近期其作出了重返佳兆业的决定。 据佳兆业披露,1-2月,集团合约销售约38.06亿元,而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23.1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641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