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祥:尊敬的刘部长、冯会长,我今天跟大家分享跨界时代房地产基金的运行模式和创新。当下是跨界的时代,经常在我们身边会发生跨界的事件。比如说传统的地产开发商恒大开始卖水了,京东也开始卖房子了。出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无非是资源的整合,这种资源的整合,实际上在地产投资基金领域,也是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的。房地产是资金行业,房地产和金融的相互渗透越来越深,我们看到很多的房地产企业享尽荣业渗透,包括金地集团(600383,股吧)成立了金地基金,金融行业向房地产业渗透,包括平安不动产,中信信托,新沃资本等等,都有自己的开发公司。我们觉得还有另类的投资机构,例如星浩资本、高和资本,原来是做房地产的人,开使用金融的形式开始做房地产,这种融合会引领两个行业的发展,引领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 下面我想举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中信信托全力打造的创新性的模式,实际上是想通过城乡发展,产业基金的模式,推动新型的城镇化。城乡发展产业基金是综合性的金融工具,这里涵盖了土地信托,包括土地的一级开发,产业投资,土地信托代表的是农民的利益。产业基金实际上是会很好的满足政府的战略需求,同时又能够满足产业方的利益诉求。土地信托和产业基金,共同管理,保证产业基金和兼顾土地资金的有效利用。 土地信托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落地,包括安徽的滁州(楼盘)。实际上是农民将自己土地的使用权,通过集体成立信托计划。会和基金成立土地合资公司,土地合资公司是比较特殊的机构,既兼顾了一级土地开发的职能,也兼顾了土地融资的能力,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跟政府分享收益。同时将整理出来的农业用地,引入产业投资人分享产业投资的收益,同时将相应的部分收益,分配给农民。这样的话,农民就会将自己的土地变成可携带的资产。同时土地信托通过信托受益权直接将利益分配给农民,避免了村集体在整个交易当中的暗箱操作。这个案例我想会给大家一定的启发。 全球的另类资产投资中,房地产领域,一直占有重要的比例,我们进行了统计。大概前100强房地产的投资占了30%以上,全球房地产投资的回报率相对是稳定的,在另类投资的各个板块中,包括私募股权、股票、债券,从短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在15%和20%左右。这是目前国内房地产基金发展的现状,我们知道前几年都是PE的时代,随着PE的洗牌,大量的投资机构融入到房地产的投资时代,出现了开发商背景的投资机构,呈现出金融机构、外资背景的投资机构。 房地产基金不再是粗放式的一拥而上,体现出精益投资模式的需求,投资团队更加的专业,从原来的从众管理到更加深入的主动管理,投资主体更加的明确。投资方式逐渐的向股权投资,资产的并购,不动产并购转变,专业分工明细,出现了尾盘收购基金,物业升值基金,同时房地产海外的投资市场,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很多同业机构成立了海外投资基金,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汇报,这是行业今年发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对地产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模式,大概分为几种。一种是股权投资,还有一种是传统的债券和加权的投资,还有就是资本代建,不动产的并购。股权投资模式,更多的是跟大的开发商合作,因为他们相对操作规范,信息透明,通常房地产基金的参与是小比例的股权投资的参与,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控制风险。他们会锁定项目的最低回报。或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锁定相关的费用,实现自己的利益。目前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上市地产商,开始释放自己的股权,开始向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发展,这也为大量的地产基金提供了股权参与的机会。 债券和加权投资的模式是传统的模式,这里不介绍了。资本代建是新的模式,大概提出了两年多的时间,据我了解,有不少的机构,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实践。资本代建就是房地产基金成为项目的实际控制人,找专业的管理团队运营和开发,绿城这种模式做得比较好,要有完善的业界经历和约束机制和对冲机制。 并购是今后的大趋势,在座的金融机构都开始探索并购的模式,实际上对于房地产基金提出了挑战,并购的核心不在于前端的收购,而在于收购后的运营管理和价值提升。实际上对房地产基金而言,也会整合各种资源,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个简单的并购的案例,里面大概有几个机构的参与,本身作为并购来讲,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加杠杆,实际上是提升回报率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我们自己操作的一个案例,除了基金管理公司之外,还引入了第三方代理机构,同时作为共同的出资人和共同的PE,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银行的资金,共同搭建了有限合伙的机构共同收购一个项目。基金管理会将后期的运营和部分的升级改造,销售主要的任务交给房地产代理公司来操作,在这里面,作为基金和房地产代理公司,他们是利益共同体,从风险控制的手段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完善的。 在座的各位,可能还是有部分地产开发商的朋友,我这里跟大家进行沟通,每天会面临很多的开发商朋友,前来洽谈合作,为了提高成功率,找房地产基金的时候,大家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你在不同的阶段,要寻找不同的投资人,每家的投资机构,有自己的投资模式和理念,包括选择项目的理念。有的机构比较擅长拿地,有的机构要求四证齐全,有的机构要求五证齐全,对投资机构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是提高效率和保证成功率关键的要点。 还要了解投资人的背景和投资决策流程,一般来讲,作为大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流程相对比较烦琐和慢,这样的话,企业的融资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如果这笔钱要得非常急,要牺牲一定的资金成本找社会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他们从效率来讲是可以保证的。 同时,作为融资方一定要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现金流。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机构出现到期兑付的风险,不是项目本身的问题,因为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个阶段现金流出现了紧张,出现了兑付的风险,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损失。 投资是一个价值发现,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作为金融机构,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能够给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大的价值。地产时代跨界的金融创新,对我们来讲是机会,也是挑战,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