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发表以“新时代中国社会大转型与房企动态战略能力”为题的重磅演讲,以下为精选观点: 我们真的是站在了新的机遇新的时代: 还有四天就会进入到一个改革开放40年的不惑之年,前天专门去了蛇口参加改革开放博物馆第一天的开馆,有两个观念,蛇口的发展是从人的社会观念的转变和社会改革开始,40年后,其实我们又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很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能决定我们未来的时代。 第二看整个40年,从最早出口导向性的加工企业,到80年代的末期开始本土企业起来,到了90年代开始有了一批物流地产、贸易、金融的后勤基地的设施起来,到了2000年以后,整个的产业开始慢慢的升级,有一些高科技的,互联网的,文化创意,到了最近几年跟自贸区结合在一起的,跟产业五个阶段的变迁,整个城市整个居住功能,整个的商业配套,一个一个的诞生全然不同。我们总是想知道未来在哪里,我觉得有一个方法可以看我们走过的路,可以在这些变迁里面找到基本的价值变化的原形。 过去40年,从1978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53美金,到上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预测,今年中国的人均GDP会达到9108美元,什么概念,40年60倍,到2020预计一万美元,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预计人均GDP2万美元。所以从一个大的周期发展来看,中国新的很多方面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40年以前的蛇口只有2.43平方公里,但今天整个的开发规划,新的升级十几平方公里,而且跟整个浅海连为一体。我非常深切的感受,如果蛇口这样的地方已经开发了整整40年,他们的感觉才是刚刚开始的话,你可以想中国那么多的沿海沿边那么多的城市,包括内地打造各种各样的开放高地,包括重庆这样的城市,其实未来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所以我们没有说我们进入到繁华的时代结束了,接下来有各种各样的担心疑虑了,你换一个视觉,可能我们真的是站在了新的机遇新的时代。 怎么用内部资源来保持竞争优势? 在不同的时代,时代的坐标是会有一些改变,因此我们确实需要的能力是动态的,整个传统的战略框架的重点,怎么用内部资源来保持竞争优势? 我想在座很多的朋友都知道,过去几十年全世界战略管理的一个大师,基本的方法在你的产业结构里面,如何防止你的竞争对手,提出三个战略,低成本,高差异和聚焦或者叫专业化。 传统的竞争壁垒不是由你的竞争对手把它给破坏掉的,而是因为全球化与互联网,由某种以前不知道的力量,把原来的竞争壁垒一夜之间打掉。 我们通向未来的方向变得不确定了,而我们走向未来的路径也变得不确定了,这个时代会有什么样新的一些办法? 今天在余额宝等等上面的资金和量,已经跟十大行不相上下,今天金融的活动根本不在原有的物理空间内发生。过去很多的地方打造这个中心,那个中心,但是今天你说你要成为贸易中心,那看一看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2016年全年的交易额3.77万亿,哪个地方有这样的一个中心呢。 所以今天可能中心的概念也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通向未来的方向变得不确定了,而我们走向未来的路径也变得不确定了。因此,发展方向的不确定,跟发展路径时间上的不连续,就构成了静态的战略失效。所以必须看这个时代会有什么样新的一些办法。 过去几年很多人说中国的增长速度掉下来了,如果跟同期全球和发展中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增长速度还是很令人振奋的,还是他们的1.5倍,这样的一个水平。整个消费升级也很明显,恩格尔系数20%—30%,比较少的支出去满足基本的生活,但是你看到现在中国恩格尔系数已经到了30.1%,已经接近联合国的富足标准,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讲,刚需也好,到了这样的一个标准以后仍然是有空间的。 这些年,基本的必需品消费者的比重占整个比重不断的下降,非生活的必需品,通讯、交通、休闲品、娱乐这些占比不断的在上升。特别是80、90、00后在崛起,有一个数据非常有意思,80后占到出境有的2/3,从携程的反映也是这样的一个结果,看到新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你要花更多的利息的支出换来更高的负债率,负债为什么高呢? 从2011年开始,中国每一年利息的支出超出了GDP的增量,以2016年为例,16年整个中国实体经济部分的负债,地方政府非金融企业、居民等等,总的负债68.8万亿,总的利息支出8.24万亿,一年的利息支出占整个GDP的11%多,过去GDP的增长6.7%,也就是说你要花更多的利息的支出换来更高的负债率,去换得一个百分点的增长,这个东西没有办法一直持续下去的。 负债为什么高呢,根源是价值创造能力弱,一块钱的投资资本产生的税后利润是3分钱。十三五开始中国从增长到发展的转折点,增长是数量,发展是内涵的科技驱动的,创新驱动的有价值的,真正的创造出资金成本以后的收益,至少发生量的改变。如果从全球来看,你会看到十年前的市值最大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仍然有很大的重量,你还是会想到石油,会想到电器、发动机、银行网点、电信网点、移动公司,十年以后你看到的市值最大的公司都非常的轻,所以那一些产品和服务越轻的公司,价值变得越高。 诸位可以去想谷歌公司有多重,你想到没有重量的公司,原因在哪里,在于整个的经济发展过程里面,那些扮演数据驱动和价值连接的平台性公司,变成了这个时代的驱动力。 你以为数据反馈就叫新零售了吗,根本不是,小米怎么去做线下新零售? 它的核心概念四个:第一是流量,第二是转化率,第三是客单价,第四是复购率,这四件事要解决,我们要想四个要素: 第一是流量,怎么来呢,他选择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我对标快时尚的东西,它选址在哪里,我就选在附近的店,同时一个很大的流量问题,要让人来,手机9个月换,还是非常的低频,怎么办呢,所以你要投资生态圈,跟他有关联的各种各样的产品,这样的话线下的店才不仅仅是卖一个手机,而是卖一种数字、生态智能硬件整个的体系,这样的话就变成高频。 第二怎么提高转化率,人进来了怎么让他买你的东西,第一你要打造爆品,爆品跟什么关联,爆品跟很多的工艺参数关联,小米先到市场取学习,到格力去学习,格力为什么空调做得好,一串的工艺参数,背后是工匠精神的的一种价值体系,所以你要打造这样的一种爆品。你要在每一个线下的零售有针对性,你在郑州在上海在广州,在重庆,不同的店它的配货,它的货价是有差异的,那么怎么体现这个差异。我知道重庆的这些人更喜欢买什么东西,这就不一样了,那做法就要提高。 第三要提高客单价,要想办法创造有连带感的产品体验,比如我的设计,就像苹果一样,苹果的产品大家想想多少代的产品,多少类型的产品,给你的感觉都是极致简洁色彩非常的简单,你在你的产品里面,要有类似的产品美学的风格整个,这样的话我买这个东西,会觉得这个东西是一类的。同时要增加体验。 然后怎么提高复购率,要让进来的各种各样的人群有全渠道的机会,不仅有精品电商,不仅有自己的商城,还要有线下的体系。经过这样的体系你的商业模式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举这个例子含义是什么呢,我们不要简单的以为互联网的红利不在了,互联网的新增网民数量变为个位数了,我们就要下来了,不一定,如果思维不改变,拿着先进武器跑到线下的人,对我们来讲是更大的灾难。今天的新时代,技术、空间、数据驱动,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体验都会陆陆续续的起来。 今天我们的房企要重新的定义自己的产品和身份: 我觉得今天我们的房企要重新的定义自己的产品和身份,重新的定义自己的商业模式,重新的去定义客群、业态和产品线,要重新定义场景跟内容新的消费文化和以前也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的东西我认为还是数据化和资产怎么去运用,新的机制跟合伙人文化,跟传统的打工逻辑也不一样。 在战略思维方面方方面面到了一个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当然我也不简单的同意,现在很多的发展商,成立中国配套服务商,城市产权融合等等很多的概念,我觉得房地产作为整个的人类文明的空间载体,作为财富最重要的空间载体,还是有很多基本的法则,而我们在很多产品质量,很多内在的方面,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动态的思路,我们是打开这样的一个视野,我们在守正的时候如何去出新,要这样的一个模式,千万不要自己的基本功都没有练好,想去变成另外一个,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伦不类。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创造未来,今天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中国的新时代,也是全球冀望中国的新时代,今天的全球化跟几十年以前的全球化根本不同,不仅是创造我们自身的发展,其实也是在贡献一个新时代,让世界会注目的中国很多方方面面的历史,我觉得跟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去迎接这样的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李岩:走进中国房地产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