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转变,无论是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消费还是房价,总体上从高速的增长或者中高速增长进入一个中低速甚至低速增长区间。过去十年来有比较大的涨幅,我们再去比较这个数据背后,我们看北京房价,跟全球其他地方来比较,北京无论是跟洛杉矶、多伦多、伦敦等城市相比,它的房价与全国的比值从这些城市来讲,北京的溢价率最高,北京的房价是全国平均房价的6.5倍,但北京的收入是全国平均收入的2.2倍,从收入来评估,北京获得的整个房价价值的溢价是非常高的。 荣获年度创新企业是:孔雀城地产、融信中国、朗绿科技; 贺上榜的各位企业家!长达三十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启了交替的新环境,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一批优秀的行业精英脱颖而出,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充分发挥了先锋作用。 谢红玲:原来是不正常的,现在是在正常化,还原市场本来应该有的面目,同时这个也是跟国际市场接轨。非常感谢林总,确实是对行业的脉络很清晰,所以能够纵向的看待市场,也结合了国际的比较。杨院长你是做研究的,而且是从租赁市场,还有一些另类的市场开始研究的,然后又进入了二手房存量房,然后到新房。这个过程刚好和传统的开发商走的路径不一样,你怎么看待新的行业特征?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总裁 张鹏 第二个是排放结构的变化,要关注排放结构,怎么变化呢,也就是要减少不好的排放,废水废气等排放减少,增加水蒸气这样好的排放。房地产行业要建设绿色低碳的建筑,这是第二个。 二是消费者时间在前置化。消费者在到达售楼处之前,跟你的职业顾问说话之前,他已经在线上看了两到三个月,所以他一定会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网站上学习,在深度访问房源信息和与交易相关的其他信息。当他找到你的时候,他已经为互联网深深的牵引,在交易之前,已经被互联网所牵引。这就是消费者今天已经前置化的在消费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了。所以你的客户实际上已经有很大的比例在线上,但我们可能不太知道。 向炯:围绕绿色做更多的发展定位。 关于租赁说多了都是泪,特别是流动人口。今天改革开放40周年,房改也20周年了,但是我们对两亿流动人口,为了我们的制造业发展、为了我们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大量的青春,但是两亿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缺了两亿人的住房需求,肯定是不完整的。但他们需要的房子有几个典型的特征,要便宜、要安全,如果我们能够醒来的时候能是非常平安的、安全的,这是我们的基本需求。总体上,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有请企业代表上台领奖。 其实每年我们都会参加业内举办的各种会议,但是会议的话题总是在说“创新思维、智赢未来”。其实我们每年在说的都是针对于房地产的变化有什么新的解决方案。但是今年说这个话题,可能更为迫切。因为政策频繁出台,而且是全链条的。原来是抑制消费者,现在是抑制开发商和资金渠道。但是要相信地产人的能力,我们地产人一直是在变的过程中生存下来的,而且都有处世不惊的心态。我们一定要给给自己鼓鼓掌,依然能够找到将来的出路。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网副总裁李富根先生 、中国网事业发展部主任张宏梅女士、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范剑平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李佐军先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女士 、中国被动式建筑联盟秘书长王立华先生、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先生; 第五个建议,找准定位,定位很重要,两句话概括,定位决定成败,在我看来细节决定成败是有前提的,一定要先定位好,围绕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定位供应链等等。 对我们朗绿而言,我们一方面是对基础的安全、健康、舒适的住宅来做事情,另一方面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对于智能设备、环境监测等等,让消费者的房间更加灵动。不再需要我到了一个房间之后,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开灯、开空调等等,而是你到了一个房间之后,它会自然而然的调到你需要的温度、湿度等等。 2017年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探底,去年的一二三季度出来之后,国务院对中国经济存在两派观点,一派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探底,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还有一派观点说中国经济底部尚未探明,之所以有指标反弹,只不过回光返照而已,中国经济还将继续面临压力。 谢红玲:看来房地产公司集团化,把很多名字去地产,这是一个新的趋势了。不管怎么延长产品线还是要把你们的绿色标签做下去的。
|